選擇發布類型
只看照片可不夠,這篇文章既然被歸在“一點技巧”之下,自然我還要告訴你如何拍攝雪花結晶才行~
我將從 硬件裝備 - 拍攝技巧 -后期技巧 這三方面來說明。
要想拍攝上面那樣微觀的雪花結晶照片,一支微距鏡頭是必不可少的。但普通的微距還不夠,必須是放大倍率大于 1 的超微距鏡頭才好。
除此之外,你還需要提供照明的 LED 燈和接住雪花并當做拍攝背景的深色圍巾。
一定要用深色圍巾,這樣才能形成一個黑背景,讓雪花更加突出。
示意圖看起來高大上,實際現場的工作照是略顯苦逼的……
感謝我的同事幫我拍攝慢動作花絮視頻~
圖中的相機、鏡頭和燈的型號如下:
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老蛙這支超微距鏡頭是完全手動的,光圈需要手動擰到 F8-11 左右,這是不能在機身上控制的。
再次強調,只有像老蛙 25mm 2.5-5× 或 佳能 MP-E 65mm 1-5× 這樣的超微距鏡頭才能將雪花放大到充滿畫面。當然如果想讓畫面更大一些,還可以接上近攝接圈。
使用超微距鏡頭才能看到的雪花結晶細節
如果你手中的是百微或普通鏡頭,可能就需要裝上多個近攝接圈,或是使用非全畫幅機身(如 M4/3 機身)來提高放大倍率了。
有了裝備,在拍攝時還有一些技巧需要掌握。其中最重要的就要算對焦了。不僅因為超微距鏡頭壓根兒就沒有自動對焦功能,更因為在稍微移動就會脫離景深的情況下,自動對焦也不如手動對焦方便。
所以,拍雪花的對焦訣竅就是:前后移動,當發現畫面中雪花最清晰時立刻按下快門。
此外,由于在拍攝超微距時抖動會被放大,所以最好事先將相機做如下設定:
呃,就不給大家看拍抖和沒對上焦點的失敗照片了。但可以說的是,我大概拍了 300 張照片,最終挑選出來的大約是 20 張左右,你在本文中看到的是其中的大約 10 張。
對如今的微單相機來說,基本都具備電子快門,這是避免機械快門震動的最佳方案。
特別是對于上面這樣的小尺寸的雪花結晶來說。
TIPS 為啥不用三腳架?
本文介紹的技巧需要不停移動相機和 LED 燈,以便在圍巾上找合適的雪花,所以無法固定機位,也就沒辦法使用三腳架來幫助穩定畫面或是做景深合成了。
當然,國外有攝影師使用特制的工具,夾起雪花放到一個拍攝平臺上來拍攝,這種思路下是可以用三腳架的。但我暫時無法做到……
如果你做到了上面幾點,雪花拍出來就很好看了,但我們還可以用修片 App 來讓它們錦上添花。
對,我用到的依然是 Snapseed ,它是完全免費的。既然本文推薦的器材價格不菲,那接下來我就要盡可能幫你省錢~
當然,在 Snapseed 中用到的調節選項,你在 潑辣修圖 或其他 App 中基本也能找到。它們就是曲線、突出細節(銳化)、局部。
具體的調整數值都在上圖里了,我不想贅述。
總之,修片的目的就是通過增加對比和銳化,以及局部提亮雪花,來突出它的精美結構。
最后,分享今天最滿意的一張照片,這朵雪花恰好落在我圍巾的橙色格子部分,于是就形成了冰與火(橙色纖維)的對撞效果:
PS. 對北京的小伙伴來說,預報說本周四還有一場雪。讓我們一起期待吧~
另外,其實還有一件關于拍雪花的重要事情,那就是:
祝你在下一場雪中,拍到漂亮的雪花結晶~
手機攝影討論群請加個人微信號
cameranote4
暗號:一點討論群
會有專人引導入群
近期好文
“冰湖三部曲”
2018 攝影器材啟示錄